沈成山给沙承康的意见就是,先把这两个部分的订单给完成交货,拿到钱。
最后再交货祛疤膏。
名字也叫祛疤膏,牌子也是保丰厂的,至于说有没有效果,那就不好说了。
你说以后没有订单了?
那至少现在这笔订单是吃到了。
早期没有在国际贸易中吃过亏的国内很多厂商,就是这么单纯。
沈成山带着上面的调令,去了机械厂新厂长赵泾川的办公室。
上面都没给机械厂打招呼,直接就要把沈成山调走,还不是调到其他机械厂,而是要调去保丰新药厂。
这调令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赵泾川压着调令,也没说不给批,只说让沈成山再考虑考虑,就算是要调职,去庆市农机厂,或者是洛市轴承厂都可以啊,都算是专业对口,这去保丰新药厂,实在是浪费了他这个人才啊!
沈成山却非常坚决。
赵泾川叹了口气,最终还是在调令上签了字,同意了。
沈成山终于成了保丰新药厂的厂长。
虽然保丰新药厂的地位跟机械厂压根不能比,但他是一把手,他说了算!
而且他一接手厂子,就从保丰厂手里抢来了几百万的外贸订单。
这批外贸订单做下来,保丰新药厂的效益必然会非常可观。
高红霞让沈成山把她也安排到厂子里去上班,就在财务室上班,坐办公室。
还有沈文慧,安排到宣传科了。
不仅如此,高红霞还利用这个关系,安排了不少人进厂。
沈成山没理会,这些都是小事,他在抓生产任务。
倒是高红霞有些担心:“老沈,这批外贸订单做完,以后怎么办?”
药材和保肤膏保肤散也还罢了,就祛疤膏那样的操作,肯定就是一锤子买卖,坑了人家外商一次,还想有第二次?
沈成山:“大不了以后都不做祛疤膏这款产品了。再说了,祛疤膏是保丰厂的,其他都是咱们保丰新药厂的,那外商就算是要追责,也是找保丰厂。”
高红霞:“我是说以后!这外贸订单能做多久?”
沈成山:“以后就算是没有外贸订单,国内的订单也吃不完。只要有沙家做靠山,就光是省内,就够咱们厂赚个盆满钵满。而且沙领导还要更进一步,去中京,到时候……咱们厂肯定会再继续扩大规模,最终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大药厂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高红霞却还是忍不住叹气:“到底还是跟机械厂没法比。”
沈成山却是说道:“那可不一定。机械厂是国有的,永远也不可能转为私有。而保丰新药厂,现在明面上虽然还是国有,但一旦放开私营,立刻就会转为私营。在机械厂我这厂长干到头,也就那点死工资,但在药厂,康少承诺会给我分红。那可不是几千几万的事儿,是每年都能稳定十万、几十万的收入。”
高红霞惊讶地张大嘴巴。
沈成山一脸感慨地说:“我算是看出来了,如今经济放开之后,钱才是一切。你都不知道深市那边,跟咱们内地简直天差地别。”
赵泾川这个新厂长已经上任一年多了,这一年多,厂里不知道多少人看他沈成山的笑话。
赵泾川不光有技术,手段也厉害,一年多的时间就把他这个原本的准厂长给边缘化了。
厂子里多的是捧高踩低有“眼色”的人,沈成山这一年多在厂里的日子,着实不怎么好过。
所以即便明知道药厂不如机械厂,他也必须从机械厂跳出来。
为什么不跳去其他机械厂?
当然是因为沈成山现在已经整个机械制造系统里混不下去了。
而且他举报自己前岳父秦安平,和前妻秦菘蓝的事,也让他的名声彻底坏了。
连最亲近的人都举报,这样的人,谁敢用他?
他就是想转去其他机械厂,除非是沙领导那边使劲,否则也是不太可能的。
而沙领导,现在正是在往中京调动的关键时期,他这边不宜大动,而康少的药厂正是关键时候,需要人帮忙,他过去正合适。
很快,沈成山就入职了保丰新药厂,并且开始生产外贸药品订单。
而保丰厂,随着秦天南名声恢复,声望甚至还更上一层楼,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新启动对保丰厂的调查,看看保丰厂到底是哪里违规了!
《工人报》发表了“到底是谁想‘杀死’保丰厂”的文章,文章中对保丰厂遇到的问题发出疑问。
外贸订单是冲着保丰厂来的,可实际上保丰厂到现在都还处于封闭关停状态。
保丰新药厂真的能够承担得了外贸订单任务吗?
记者多方调查发现,保丰新药厂生产的多款药品,虽然配方看起来都跟保丰厂的一样,但采访了许多群众,都表示保丰新药厂生产的药品,效果要比保丰厂生产的差很多。
“以前保丰厂生产的保肤膏,我们叫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