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陶老大和陶皇后,兄妹二人不欢而散。
&esp;&esp;陶皇后气恼不已。
&esp;&esp;近半年,长兄对她越发不够恭敬。
&esp;&esp;一场席卷半个天下的清君侧,让长兄成了惊弓之鸟。
&esp;&esp;但凡有点风吹草动,就怀疑黄帝要除掉陶家。
&esp;&esp;“哎……”
&esp;&esp;陶皇后倍感疲惫。
&esp;&esp;梅少监轻声说道:“娘娘注意保重身体。”
&esp;&esp;陶皇后问他:“陛下有几天没来未央宫?”
&esp;&esp;梅少监迟疑片刻,小心翼翼说道:“有十来天没过来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么久吗?本宫竟然没有察觉到。”
&esp;&esp;梅少监忙说道:“陛下也没去别的嫔妃那里,这些日子一直在兴庆宫安歇。”
&esp;&esp;陶皇后低头一笑,“战事不顺,赋税减半,陛下心情烦闷,不愿意来后宫,这些本宫都清楚。南边的战事,恐怕一时半会结束不了。僵持下去,长兄的担心或许会成真。”
&esp;&esp;“娘娘千万别自个吓唬自个。”梅少监慌了。
&esp;&esp;陶皇后猛地抬头,“真到了危急关头,为了缓解战事,你猜陛下会不会拿陶家祭旗?”
&esp;&esp;这……
&esp;&esp;梅少监不敢说。
&esp;&esp;“你但说无妨!”陶皇后倒是显得格外平静。
&esp;&esp;梅少监小声说道:“陛下仁厚,娘娘或许是多虑了。”
&esp;&esp;“仁厚?”陶皇后仿佛是听到世上最可笑的笑话,“你真的认为陛下仁厚?”
&esp;&esp;梅少监沉默。
&esp;&esp;陶皇后自嘲一笑,“萧氏皇族,从未有过仁厚之人。不对,曾经的‘章义太子’勉强算个仁厚之人。可惜啊,在皇室,仁厚之人活不长久。”
&esp;&esp;梅少监继续保持沉默。
&esp;&esp;陶皇后也不指望他能替自己分担,她自顾自地说道:“长兄地担忧,本宫懂。陛下地担忧,本宫同样懂。可是谁又真正懂得本宫的想法。”
&esp;&esp;“娘娘累了,要不歇息一会?”梅少监小心翼翼建议。
&esp;&esp;陶皇后揉揉眉心,“多事之秋,本宫歇不了。陛下迟迟不肯定下储君之位,尤其是在陶家帮他诛杀了五位诸侯王……”
&esp;&esp;说到这里,陶皇后眉头紧皱,心情越发低沉。
&esp;&esp;许久之后,她喃喃自语,“或许已经到了该做最坏打算的时候。”
&esp;&esp;梅少监听到了这句话,他浑身一抖,心里头惧怕不已,面上却一如既往的平静。
&esp;&esp;他低着头,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陶老大出了宫,越想越气。
&esp;&esp;陶家可以替陶皇后背锅,可以替三皇子殿下背锅,凭什么还要替定陶公主背锅。
&esp;&esp;定陶公主算哪根葱,除了闯祸外,就是闯祸。
&esp;&esp;陶老大气不顺,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很损的办法。
&esp;&esp;他吩咐身边的管事,“天气严寒,定陶公主怕是这些日子都没吃好睡好。你,到市场挑选一只老母鸡,杀了,给定陶公主送去。就说是本官爱护她,特意送一只老母鸡给她熬汤。”
&esp;&esp;管事一脸懵逼,“送送送,送老母鸡,杀了?”
&esp;&esp;陶老大眼一瞪,“本官的话没听到吗,是不是要说第二遍?”
&esp;&esp;管事连连摇头,“小的这就去市场,挑选老母鸡,杀了,给定陶公主送去。”
&esp;&esp;“记得,挑选肥美的老母鸡送去。”
&esp;&esp;“小的明白。”
&esp;&esp;管事急匆匆离去,不打折扣地执行陶老大的吩咐,提着一只拔了毛的肥美老母鸡上定陶公主府,并将礼物送到了定陶公主面前。
&esp;&esp;得知舅舅派人送礼,定陶公主还蛮开心的。
&esp;&esp;她以为舅舅送的礼物是名贵的珠宝首饰,或是名贵药材,亦或是别的名贵物件……
&esp;&esp;直到她打开木匣子,一只肥美的老母鸡,拔了毛,光溜溜,出现在她的视线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