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兴许穆小姐也能慧眼识珠呢?”
&esp;&esp;沈溪有一丝犹豫。
&esp;&esp;“小姐,试试吧。穆郎中可定准了是要去东宫的……”焦妈妈的话,意味深长。
&esp;&esp;东宫!
&esp;&esp;沈溪下意识地咬住了下唇。
&esp;&esp;焦妈妈诱惑的声音在她耳边压得低低的:“东宫除了太子妃,还有两位三品良娣,六位四品良媛,还有承徽、昭训、奉仪……一旦太子登基,良娣良媛必是妃位,余下的东宫旧人,无论如何,九嫔是有的……可现在京城的勋贵人家,却都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送女儿去给太子当妾……所以小姐您……若能结好穆家……”
&esp;&esp;那么沈濯即便是真的当了什么三皇子正妃,日后也一样是要对着三妃九嫔行跪拜大礼的!
&esp;&esp;而沈信言那一府的人,就更不要提了!
&esp;&esp;沈溪的眼中精光大盛!
&esp;&esp;“焦妈妈,明日你就去穆家递张帖子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四月初八,除日,主辞旧迎新,黄道吉日。
&esp;&esp;当今天子建明帝告祭太庙,宣布立大皇子为当朝太子,东宫储君。
&esp;&esp;拜左相竺致远为太子太傅,肃国公包宇为太子少保,乐安伯彭绌为太子宾客,原吏部侍郎翁志亨为詹事府詹事,原户部郎中穆跃为少詹事,等等。
&esp;&esp;册司农寺少卿叶继申长女叶氏为太子妃,乐康伯黄泽独女黄氏为太子良娣,京兆府尹赖权幼女赖氏为太子良媛。
&esp;&esp;即日起,着礼部准备太子册封大典并婚礼。
&esp;&esp;就似是举了十七年的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,全天下的心都定了。
&esp;&esp;邵皇后喜气洋洋地去拜见太后娘娘,终于得了老人家的笑脸:“这下子好啦!赶紧给我娶孙媳生重孙!我老太婆也就能跟先帝有个圆满的交代啦!”
&esp;&esp;“是是是!您老人家日思夜想的,也正是儿媳我心心念念的!如今,儿媳也是见了皇上就追着催他,赶紧的把吉日定下来呢!”邵皇后暗示着老太后,建明帝还在拖拖拉拉。
&esp;&esp;太后娘娘哪还听不懂,一摆手,笑道:“你傻了吧?这事儿催皇帝没有用!你看我的!”吩咐林嬷嬷,“你去问问,我记得,礼部尚书家最得宠的那个小儿子,娶了我弟媳妇家的一个侄孙女儿对吧?明儿你让我弟媳妇进趟宫!”
&esp;&esp;得意地笑着悄声对邵皇后说:“看!我直接催下头办事儿的人!”
&esp;&esp;邵皇后掩唇笑个不停:“还是母后有智谋!”顿一顿,又有些遗憾地笑道,“只是如今礼部一位尚书一位左侍郎,年纪都大了,事事都推给咱们那位年轻能干的沈侍郎。他忙了整整一年,如今皇上刚放了他休假……只怕是,催了尚书大人也办不快……”
&esp;&esp;太后讶然:“啊?是这样吗?”
&esp;&esp;眯着眼想了想,展颜笑了起来,拍手道:“那就更容易了!阿孟去了沈家给沈侍郎的女儿当教师,我催阿孟一回,准保比甚么都快!”